返回

前途无量陈晨卫筱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04章 陆军包赢的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当小玩意儿在空中振翅高飞的时候,其他人才如梦初醒。

    站在他们眼前的是晨盾科技的创始人、无人机行业的搅局者、无人机送快递第一人、国防工业体系的最大鹰派。

    就这种人。

    出门怎么可能不带无人机?

    “如果我没猜错的话,队员们刚扔出来的是扑翼机吧?”崔国胜觉得这才是正菜。

    王小帅点头道:“是的,这是晨剑科技和晨翼科技联合推出的小型扑翼结构侦查无人机,代号蝠翼。”

    “蝠翼?”

    “是的,蝙蝠的蝠,顾名思义,这款无人机主要以蝙蝠为仿生样本,可以做无视野飞行。”

    一旦晨盾开始进入无人机这个舒适区施展魔法,在场的同行就觉得自己像个麻瓜。

    “什么是无视野飞行?”

    王小帅按部就班的解释道:“复杂视距环境下的飞行,这架无人机配备红外和光学侦查设备。但为了以防万一,我们还配备了雷达,就算后台控制中枢失效,前端传感设备宕机,蝠翼也可以通过自身的雷达完成自主飞行,并且根据战场的电磁信号反馈自动判定敌方的装备数量和型号。”

    陈晨补充道:“当然了,这款装备得接入千手观音指挥系统,才能获取数据,达到最大的功效。”

    话音未落。

    崔国胜当时就点头了。

    接!现在就接!

    这有什么可犹豫的。

    无人机本就是战场侦查的主要手段。

    由于地球曲率的存在,人眼的观测距离最多也就五公里。

    而在战场上,由于观条件的限制,观察距离无限缩短。

    侦查,说白了就是视距的延伸。

    由于国内无人机产业链的完善,多轴旋翼机已经成了战场的侦查助理。

    但这种飞机还有很多的弊端。

    第一,噪音无法解决,很容易暴露目标。

    第二,飞行有低慢小的特点,很容易被击落。

    因此多轴旋翼机在侦查领域有点作用,但不多。

    但。

    扑翼机的出现正好能弥补这两个痛点。

    它们体积小,还采用了扑翼的飞行模式,产生的噪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

    此时此刻正在战场上,战士们放飞的那三个小玩意儿完全没有声响。

    另外由于它的仿生机制,很容易做到伪装。

    说实话,不做提前了解单凭肉眼来看。

    那三只扑翼机就是蝙蝠,天王老子来了也是蝙蝠。

    “也就是说,一旦这种蝙蝠放出去,看到的一切,都会立刻联网对吗?”崔国胜已经有点按捺不住了。

    陈晨点头:“是的,只要接入电子数据库,根据电磁频谱,它可以识别出所有单位。”

    “它看见的,不仅会传输给战士们,同时也会传输到作战中枢。”

    “进而下发到千手观音系统中的每一个单位。”

    “它能看见,战士们能看见,坦克火箭炮能看见,航母战斗机甚至核弹制导都能看见。”

    崔国胜忽然想起了上一次和陈晨面谈时他对无人化战争的理解。

    当时崔国胜以为陈晨说的只是理论。

    可是这架蝠翼机的出现,意味着陈晨已经从来理论走向实践了。

    这架飞机存在的意义已经不是单兵作战那么简单了。

    如果将它作为战场前端探测设备,探测的信息无延迟的回传到敌军各单位。

    意味着陆军几乎拥有了全视距的能力。

    假如重要目标藏在隐秘建筑物,甚至核地堡内部。

    只要放出一架蝠翼机,穿过地堡内部的通风管道,它能完成其他单位不能完成的所有侦查动作。

    想想就觉得刺激。

    陈晨继续说道:“除了蝠翼之外,我们还在探索另外几个改型。”

    “以猛禽为样本的鹰翼扑翼机,已经进入了实验室阶段,主要功能为高空精确聚集。”

    “以蜻蜓为样本的蜓翼扑翼机,还在理论阶段,主要功能以高清图像侦查以及高价值目标识别。”

    “以蜜蜂为蓝本的蜂翼扑翼机,正在最后验证阶段,主要功能是毫米级小范围电磁打击,专门攻击敌人高价值的电子设备。”

    有人突然举手道:“猛禽和蜻蜓我们能理解,挺直观的,蜜蜂是个什么原理?

    “这种无人机体型很小,能进入一些大型设备内,在关键部位释放干扰,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。”

    陈晨这么一解释,大家了然于胸。

    只要是大型的装备,必定有大型的电子设备为支撑。

    说到底,还是集成电路。

    只要破坏一块关键芯片,就可以做到完全瘫痪设备。

    按照陈晨讲述的概念。

    蜂翼无人机的体型小,可以钻进去。

    只要位置找的准确,不管是释放微

第304章 陆军包赢的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